新聞檢索
教培知識
您的位置:首 頁 > 教培知識
孩子專注力差怎么辦?
來源:眾艾感統 發布日期:2020-12-30 09:22
孩子專注力不好該怎么辦?
課堂上都有注意力分散的情況,一會兒摸摸這個,一會兒看看那個,不夠專心。父母總是擔心孩子過分不集中,會影響她的智力因素,所以下課后總免不了抱怨,有些爸爸則想辦法讓她回家練打坐。但其實對好動活躍的孩子來說,這個辦法并沒有產生效果。
我常提到對孩子的理解和包容,感觸很深。其實我也知道,好動、注意力不集中,是兒童的特征之一。這主要是由于孩子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,自控能力較低,環境的各種刺激容易導致孩子興奮。而且并不是孩子任何時候都思想不集中,他們還是會有非常集中的時候,例如看卡通片或看故事書,玩玩具等,可見孩子注意力并非不能集中。
”
所以,培養孩子的的注意力是家長的一個課題,家長在這個方面起了重要的引導作用,靠打坐是行不通的。
1.首先,要提供安靜的環境,不隨便打擾孩子。所以當孩子專注于某項活動時,家長不應隨便打擾,甚至在你發現了某個錯誤時,也不要馬上指出,你可以在告一段落時,再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要求。這樣能增進孩子的專心度。然而不少家長還是習慣打擾孩子、指揮孩子,如果能讓孩子自主地注重某事,其效果可能會更好。
2.不要同時買太多的玩具及圖書給孩子;使他們左顧右盼,不知所措,而無從培養仔細、有耐心、反復和專注一樣物品的習慣。家長應該以身作則,表現出專心、堅持和耐心的榜樣。一旦發現孩子有專心的表現,更應加以鼓勵和稱贊。
接著,盡量限制看電視的時間,然后與孩子一同做他感興趣的活動,比如講故事,繪圖,拼圖等,用這些內容訓練注意力。
例如,孩子玩游戲時全身投入,正是在培養聚精會神的習慣,此時家長切不可任意打擾、干涉和打斷。平時家長可以將游戲時間與日常生活配合恰當,并指定一個固定的玩游戲的角落,將環境安排得有條不紊,以減少孩子分心的外界事物。家長不應要求孩子做不感興趣或超過能力所及的事。以免他們借著不斷變換活動來逃避大人的責備。
3.對于年齡小的孩子,可以從說一個故事開始,不斷地增加數量來加以訓練。至于年齡較大的孩子,則鼓勵他們做有興趣和可勝任的工作,并且做完一件以后再開始做另外一件,投入的時間逐漸增加。除了要他們學會提醒自已不分心以外,家長也要表現和善的態度。只要采取這些方法,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會有改善。
最后,對學校來說,用寓教愉樂的方法給兒童上課,吸引兒童的注意,使其對此感興趣而不是硬性單純的教育,這樣孩子的注意力會相對集中的。沒有興趣當然就不想做,如學習內容或所做的事偏難,孩子根本不會做。另外,如缺乏同伴、缺乏鼓勵贊美等也會影響其熱忱
課堂上都有注意力分散的情況,一會兒摸摸這個,一會兒看看那個,不夠專心。父母總是擔心孩子過分不集中,會影響她的智力因素,所以下課后總免不了抱怨,有些爸爸則想辦法讓她回家練打坐。但其實對好動活躍的孩子來說,這個辦法并沒有產生效果。
